兩岸民間交流 經貿合作 日趨緊密
政府自1987年11月2日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1989年6月開放「大陸地區物品間接輸入台灣地區」,1990年8月及10月分別開放「台灣地區廠商對大陸地區間接輸出貨品」及「赴大陸地區考察、參展、間接投資或技術合作」後,兩岸互動以民間為主體,至2001年兩岸間接貿易金額已超過323.39億美元,累計已高達2,232.62億美元,創造對大陸順差累計1,511.93億美元。至台商、台胞流入大陸的資金和消費總共累計:
(1)大陸投資企業,已達過65,176家,投資金額逾980億美元(包括未向經濟部申請和報備部份)
(2)在大陸投資房地產及股票市場超過39億美元
(3)到大陸探親、觀光、旅遊、文化交流、經貿活動累計23,750,000人次,按平均每人消費2000美元,計達475億餘美元
(4)台胞接濟大陸親友,個人匯款至少28億美元,前四項總計高達1,522億美元以上,這些數字代表民眾、廠商對大陸已由陌生而熟悉,乃至產生信心,導致兩岸關係日逾密切、人民往來逐漸擴大。兩岸貿易總值年年高額成長,台灣對大陸出口(含香港)占總出口的比重(即出口依賴度24﹪)日愈增高已凌駕美國而居第一,台商對大陸投資佔我方對外投資總額的70%以上,而且尤在日愈增加之中,顯示兩岸民間交流,經貿合作及互動關係,日趨緊密。
兩岸優勢 互補互惠 台商最愛大陸市場 潛力深巨 外商重視
大陸有良好的科技基礎和研發能力,地大物博,廉價又充沛的勞動力,形成世界最大消費群,最具發展潛力的最大消費營運市場,工廠用地租金便宜且容易取得,有很好的投資優惠政策,並享有歐美已開發國家最優惠及普遍關稅待遇國等諸多優勢,加上市場經濟改革開放和產業升級的成就,特別是近12年世界最不景氣中,大陸經濟發展,卻都能保持在10%以上的高度成長,2001年和2002年國際經濟最壞時,大陸成長仍高達7.5%以上在貿易總值方面,從1990年的1,212億3,320萬美元,進展至2001年的5,097億4,860萬美元,躍居世界第6位,2002年6月的外匯存底也增至2,428億美元,排行世界第二位(在1996年已超越我方,而躍居世界第二)等優異表現,在在深受舉世矚目。
台灣有很強的科技應用和商品化能力,充沛的資金,豐富的經營、管理、技術、生產經驗,廣大的國際市場行銷網路、良好的信譽和推廣能力,肯打拼的創業和敬業精神等優勢,加上台灣對農漁業、基礎工業、高新科技工業及第三產業都有豐富的發展經驗和輝煌的成果,2001年貿易總值高達2,301億和4,615萬美元,排行世界第14大貿易體,順差有156億6,750萬美元。2002年6月的外匯存底有至1,426億美元,仍持續高居世界第三,國民年平均所得已超過12,940美元,特別是台灣經濟奇蹟的獨特表現,早已震撼全球,引起世人的刮目相看,紛紛爭相吸取台灣經濟成功發展的經驗。
尤其海峽兩岸地緣鄰近,同宗同文,有血濃於水的深厚情感,很自然的將兩岸不同的優勢,轉化為互補互惠的共同貿易體,形同營造共同利益的夥伴情、兄弟情,絕非任何一個國家人士所能比擬,加上兩岸通航在即的趨勢,基此,投資大陸不僅是台商最愛,並已形成一股無法抵擋的投資熱潮;也是外商投資發展和開拓市場主要目標,據統計,單就2001年外商在大陸投資總額就超過450億美元,2002年更將高逾500億美元,大陸所吸引外資累計逾3,500億美元之多,在開發中國家已列名第一,全世界排名也是第一,此為台商、華商最愛,也是外商重視大陸投資之明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