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名會名
首頁協會簡介兩岸交流國際交流投資指南活動看板相關連結
繁體簡體
聯絡本會
網站地圖
兩岸核心領導台灣政黨交流大陸政黨交流兩岸文化交流兩岸經貿交流
台灣政黨交流

與歷任元首
與歷任行政院長
與歷任立法院長
與歷任考試、監察院長
蔣宋美齡女士
與黨國大老、部會首長
與歷任部會首長
與政黨領導
與各界人士
中華各界社團聯誼大會

與歷任政黨領導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秘書長徐晴嵐與本會會長林竹松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秘書長楚崧秋與本會會長林竹松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總幹事王亞權女士與本會會長林竹松


中國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委薛人仰與本會會長林竹松、立委張光議等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秘書長郭驛與本會會長林竹松等


民進黨主席謝長廷與本會會長林竹松


民進黨中委會秘書長張俊雄與本會會長林竹松


民進黨中委會副秘書長李應元與本會會長林竹松
 

重開兩岸契機 迎向二十一世紀

第十任也是第二屆的民選總統、副總統,已在最競爭,也是兩岸關係最激盪、最緊張和最敏感的情勢下圓滿完成,陳水扁先生、呂秀蓮女士以39.3﹪選票當選總統、副總統。

台灣長期推動民主改革有成,固然值得欣慰,但在民主走上最高潮之際,兩岸關係卻也陷入空前惡化之中。尤以1996年的總統大選投票前兩週,中共多次試射飛彈著落點在台北和高雄附近海域,大規模軍事演習,使二千一百萬同胞的安危幸福都瀕臨於戰爭邊緣,所幸兩岸當局終能自制,仍以和平統一為共同目標,仍以和平解決歧見為先,因而為兩岸當局保留了重新出發的契機。
我們深信,陳水扁總統、呂秀蓮副總統都即將為二千三百萬同胞的安全與福祉肩負起重大責任,對當前困境有所深思,從而為兩岸和平與民主改革開創雙嬴的新局面,作為他們施政的首要任務。在展望未來如何開創雙嬴局面,我們也相信陳總統和呂副總統都將會展現出最寬大的胸襟、最多的器識和善意,重視各方的意見,在前瞻中察納雅言,對內營造民主團結,對外開創兩岸和平。
陳總統曾多次在選前和當選後表示,將以兩岸關係列為首要之務,並在就職演講中以「一個中國」之議題,宣示「四不一沒有」。我們期望能在此基礎上與「江八點」能產生共識與互動關係更期盼能早日與中共簽署和平停戰協定。對內也能展開社會人心的重建工程,其中要以司法改革和教育改革為核心,更要以「打拼經濟為重」。陳水扁先生於當選記者會上也殷切盼望重啟兩岸協商大門,加強兩岸經貿合作以及簽署和平協定,我們期待陳總統、呂副總統都能落實這些政見,在未來四年將法治建設也納為施政重點。
當凝聚民主團結之時,一旦欠缺兩岸和平,台灣前途也將沒有長遠的保障。我們期盼總統大選後,兩岸應即設法化解誤會,更應具體行動落實「一個中國」的原則,才能徹底澄清中共的疑慮,而化干戈為玉帛。

我們認為,唯有兩岸堅持民族認同,以同為中國人的立場思考兩岸前途,應提出可行政策逐步落實和平統一的目標,才能有效化解兩岸誤會重新出發,透過兩岸不同的優勢,發揮互補互惠的交流與合作,營造兩岸和平共榮的條件,將是確保台灣長期安全的關鍵。因此台灣當局唯有確定「一個中國」原則,並主動提出直接三通,兩岸和平協定才有堅實的基礎。 我們期盼,陳總統於連任之後,能積極以行動化解兩岸心結,為台灣開創出可長可久的和平環境。唯有首先確保台海的和平,台灣的民主政治才能永續發展,法治秩序和社會文化的重建才能穩健出發。要迎向二十一世紀,也唯有兩岸中國人都能揚眉吐氣,我們才能在全世界贏得更多的尊重和光彩。

| 首頁 | 協會簡介 | 兩岸交流 | 國際交流 | 投資指南 | 活動看板 | 相關連結 | 聯絡本會 | 網站地圖 |

© 2002-2003 中國文化經濟發展協會 Chinese Culture & Economic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台灣台北縣汐止市新台五路一段79號16樓之6
電話: (886) 2-2698-3835 分機:33 或 (886) 2-2698-0608 分機:33
傳真: (886) 2-2698-3838 或 (886) 2-2698-9387
電郵: service@world-invest-guide.com